“保险+期货”助农模式是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模式。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金融工程专业、量化金融实验班、英语学院、商学院等10名本科生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项目任务,组成了“ ‘保险+期货’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调研小组。2023年5月12日下午,部分小组成员在金融工程专业教师冯建芬的带领下,前往中粮祈德丰商贸有限公司就“生猪保险+期货”的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中粮期货副总经理,中粮祈德丰(北京)商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英辉,总经理冯昊,中粮期货研究院院长李楠,生猪行业研究员关壹麟, “保险+期货”项目研究员胡香君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并参加了此次调研座谈活动。2022量化金融实验班的部分同学跟随团队一起进行了观摩学习。
图1 金融工程师生在中粮祈德丰(北京)商贸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出发之前,项目小组同学做了充足的准备,一方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保险+期货”以及中粮祈德丰相关业务进行了初步了解;另一方面,小组成员拟订了细致的访谈提纲,从国家政策、市场发展、产品设计和实际落地等四个方面就设计了访谈问题,在冯建芬老师和中粮期货李楠院长的协调下最终成行。
调研会上,中粮祈德丰(北京)商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英辉女士首先介绍了生猪保险加期货、生猪期货以及生猪产业链的总体情况。杨总首先就2021年生猪价格波动为农户带来的损失,生猪保险+期货通过赔付为农户带来的避险效果进行了介绍,然后在生猪相关的研究问题方面,杨总特别告诉大家,其实生猪产业的研究,不但涉及到生猪期货,还会涉及生猪整个产业链的研究,包括玉米、豆粕等的价格风险管理,相关商品指数的编制,合约不连续问题的解决等,以此服务于整个国计民生的产业链。之后,杨总特别介绍了生猪产业的独特问题,如生产周期性、养殖户的不确定性、期货市场规模与现货市场规模的不匹配、生猪企业衍生品相关人才缺失等。最后,杨总说,对于同学们选择这个议题感到特别欣慰,希望大家在未来能够为我国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2. 中粮祈德丰执行董事杨英辉女士致辞
接着,冯昊先生针对大家访谈的问题,对“保险+期货”存在的意义,希望达到的目标以及潜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对于“保险+期货”存在的意义,冯总表示,一方面,“保险+期货”可以通过福利于民,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很多农产品与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与国家CPI有较强的联动性。而中国农产品生产很多依靠小型农户,很难进行统一的集体风险管理。因此,“保险+期货”这种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有效填补这一需求,提升农产品生产水平。另一方面,“保险+期货”可以减轻保险公司不愿意为农户进行担保的问题,并让更多金融人才参与中国农业的发展。
对于“保险+期货”希望达到的目标,冯总从授人以渔和建设综合现代化强国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冯总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比于直接的捐款,通过扶持当地特色产业,让农民拥有更强的造血功能,是实现乡村振兴更好的方式。传统的捐款会造成道德风险问题,而“保险+期货”直接对标产品价格,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可以很好的促进当地禀赋优势的创造。中粮祈德丰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当地政府扶植的重点项目与农户比较关注的商业化项目,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其次,希望通过“保险+期货”产品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现代化不仅仅指产量的提升,还包括产业链建设、风险防范意识等诸多方面。更重要的是,随着产业的发展,风险管理在其中占据越来越关键的地位。在我国乡村振兴的路途中,风险管理手段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保险+期货”目前存在的问题,冯总列举了现货期货联动不及时,不同区域之间贴水升水不合理,交割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事项。但总体对农产品“保险+期货”发展持有乐观态度,冯总说中粮祈德丰也确实在几次尝试后,不仅仅让农民获得了高额的赔付,也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价值。
图3 中粮祈德丰总经理冯昊介绍“保险+期货”
李楠先生对“保险+期货”产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李总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现状给大家进行了理解纠偏。李总说不同于同学们所认为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目前已经十分发达,品种相当丰富,交易量也并不落后美国等国家;其次我国商品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现货交割品是否可标准化、是否会带来现货市场操纵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不是每个现货产品都可以设计期货品种;三是我国期货市场参与者广度较高,参与者基本保持了产业机构:金融资金:散户为4:4:2的比例。当然,期货市场还存在一些待完善的问题,如一些品种的换手率较高、交割机制尚不健全等。因此,在我国进行“保险+期货”模式会遇到一些机制方面的阻碍,但总体来说有不错的前景。其次,李总对中国的农业格局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保险+期货”的优势。我国相较于美国和欧洲的大农场管理,更多的是精耕细作的小农户耕作方式。这是因为我国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肥沃程度参差不齐,相较于地广人稀的美国,实现大农场是不太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期待农户进行复杂的期货风险管理,而“保险+期货”以保险的形式推出,让农户更容易接受,更加适宜中国的国情。最后,李总对收入保险进行了介绍。相比于价格保险,收入保险需要将产量纳入考虑,这虽然更加有益于农户,但是产量的衡量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可以通过卫星或者无人机的手段对实际产量进行测量,但是成本较高。在这个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相信未来可以有更好的科技产品,助推收入保险发展。
图4 中粮期货研究院院长李楠先生为学生答疑解惑
之后,小组成员针对“生猪保险+期货”实际产品设计以及运行情况与关壹麟先生和胡香君女士进行了交流。
图5 项目组学生与专业研究员调研访谈
图6关壹麟先生和胡香君女士耐心解答学生问题
此次调研活动对于大一同学也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参与同学通过活动感想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图7.大一金量学生的学习感想
李强总理指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本次的实地调研,不仅践行了知行合一原则,同时为项目组成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资料,学生也切实看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金融从诞生之初,就在解决资源错配与市场摩擦问题,通过调度资源,让社会达到更好的福利状态。而“保险+期货”正是这一思想的很好体现。金融公司通过金融产品的设计,让农户拥有了风险防范的手段,切实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相信我国金融可以进一步与实体经济联动,造福百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图8 参与同学与中粮祈德丰研究人员合影
撰稿人:刘竑毅,韩纪初
附:调研项目组成员
项目名称:”保险+期货“对乡村振兴的意义研究 |
|||
参与人员 |
学院 |
专业 |
是否参与公司调研 |
韩纪初(组长) |
金融学院 |
金融工程 |
是 |
黄峥 |
金融学院 |
金融工程(量化金融实验班) |
是 |
邵铮汉 |
金融学院 |
金融工程(量化金融实验班) |
是 |
段江芃 |
金融学院 |
金融工程(量化金融实验班) |
是 |
周毅晴 |
国际商学院 |
会计学 |
是 |
邓忆堂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否 |
陈伊言 |
英语学院 |
国际传播 |
否 |
李亚澍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否 |
刘逸成 |
金融学院 |
金融工程(量化金融实验班) |
否 |
刘竑毅 |
金融学院 |
金融工程(量化金融实验班) |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