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 副研究员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财政金融、投资、经济学,金融
参加何学术团体:
中国人民银行绿色金融工作小组专家
中央财经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员客座研究员
全国青联委员
主要经历:
1990.9-1997.6 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系 本科、研究生
1997.6-2006.12 财政部 高级经济师
2002.6-2003.9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院 硕士研究生
2003.9-2006.12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博士研究生
2006.12-2008.8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 高级经济师
2007.12-2009.12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
2009.5-2012.5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债券市场委员会 委员
2011.9-2012.12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 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
主要成果:
1994年至今,曾在经济类核心或国家级期刊发表文章上百篇,主要包括:
1.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推出的时机及路径,2014年7月18期(总第1219期),人民日报内参第28期,总第1219期。
2.城镇化过程中融资路径的探讨,《银行家》2014年第4期
3.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路径选择,《农村金融研究》2014年第4期
4.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突破,《中国金融》2014年8月第16期
5.P2P网贷:发展与监管并重 ,《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8期
6.地方债自发自还,市场化融资推进城镇化进程(7月16日), 《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7月2日
7.“产业结构调整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底特律危机启示”,《银行家》2013年第9期。
8.“中国银行业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吗?”--中国经济报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第8期
9.“我国现阶段“钱荒”的成因及对策”--《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13年7月12日第27期(总第1168期)
10.“流动性管理的不同角色”,《中国金融》2013年第13期。
11.“中国海外投资的关注点与着力点”,《银行家》2013年第5期
12.“铁路债新增融资需多视角考量”,《证券日报》, 2013年4月15日
13.“多措并举促进债市创新发展”,《证券日报》,2013年5月10日
14.“建立地方政府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中国金融》2013年第7期
15.“地方政府债信用评级体系亟待建立”,《银行家》2013年第3期
16.“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路径”,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13年第8期。
17.“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债市大有可为”,《证券日报》2012年12月10日
18.“美新一轮债务危机隐患不容忽视”,中国证券报2013年1月9日
19.What drives China’s House Prices: Marriage or Money? China & World Economy,2012.08 。
20.“美国市政债偿债机制探讨”,《中国金融》2012年9月第17期,字数4000字。
21. “国债期货应适时重启”《银行家》2012年第9期,字数2500字。
22.“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2012年9月第18期,字数4000字。”
23.“培育机构投资者,推动债券市场发展”《银行家》,2012年第5期
24.“美国市政债发展国际经验”,《财经国家周刊》,2012年4月
25.“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2012年第3期
26.“我国市政债的发展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48期
27.“双向波动:人民币汇率升贬辨析”,中国证券报,2011年12月20日
28.“推进债券市场统一正当其时”,中国证券报,2011年11月25日
29.市政债券的路径之选,《现代商业银行》,2011年
30..“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反思”,《中国金融》2011年第18期(9月)
31.“财政部赴港发债为市场注入稳定剂”,中国证券报,2011年8月16日。
32.“实施稳健债务管理,防范主权信用风险”,中国证券报,2011年8月3日。
33.“发展+创新,构建完善债市体系”,中国证券报,2011年7月7日。
34.“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融资市场化的路径选择”,《中国金融》2011年11期(5月)。
35.“资产泡沫、银行业流动性危机与政府债务风险”,《银行家》2011年第3期。
36.“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态势及我国的路径选择”,《国际金融》2011年第3期。
37.“爱尔兰债务危机内在连锁成因分析”,《资本市场》2011年第1期。
38.“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的发展思路”,《中国金融》2011年第1期。
39.“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与中国企业的路径选择”,《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9月,该文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1年1月。
40.《英国主权债务危机分析》,《金融市场研究》2010年7月。
41.“对债券市场化发行的若干思考”,《财政研究》2010年5月。
42.《碳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中国债券》2010年6月。
4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中国金融》2010年4月。
44.“英国主权债务分析及启示”,《银行家》2010年4月。
45.“对欧洲主权债务的若干思考”,《领导之友》2010年4月。
46.“发展碳金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金融时报》2010年4月。
48.“完善债券市场定价机制的路径安排”,《金融时报》2010年3月6日。
49.“新兴市场国家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成果及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3期。
50.“当低碳闯入金融界”,《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3。
51. “国际债市破茧化蝶”,《中国外汇》2010年。
52.“通胀预期下的债券市场避险机制设计”,《银行家》2009年第12期。
53.“集群融资—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下融资困境的新思路”,《中国金融》2009年11月,第21期。
54.“国债利息收入慎征营业税”,《财经》(金融与实务)2009.10.12。
55.“50年国债的四种发行思路设计”,《中国证券报》2009.10.22
56.“国债利息征收营业税宜相机抉择”,《中国证券报》2009.9.30。
57.“资产担保债券相关问题研究”,《中国债券》2009.9。
58.“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应注意的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09.42s-7。
59.“量化宽松政策、资产泡沫与通胀预期”,《银行家》2009.8。
60.“稳步发展地方政府债券”,《中国金融》2009.9(半月刊)。
61.“地方发债全攻略”,《新理财》2009.4。
62.“谈债券市场统一问题-对上市银行进入交易所市场债券市场试点的探讨”,《银行家》2009.4。
63.“企业集团内外部资本市场的互动与互补”,《财经问题研究》2009.1。
64.“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证券市场导报》2008. 12,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9年第4期转载。并入选《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
65.“可持续成长管理的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企业管理》2008.12。
66.“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评价”,《经济研究参考》2008.70s-12。
67.“中国债市30年回顾”,《银行家》2008.10,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转载。
68.“美国两房危机成因与启示”,《中国货币市场》2008.10。
69.“内部资本市场中集团总部的功能定位”,《企业管理》2008.10。
70.“国债市场流动性问题研究”,《财政研究》2008.3。
71.美国“两房”危机分析及启示,《国债与金融》2008.3
73.“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协调”,《金融时报》2008.3。
74.“国债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制度分析”,《中国债券》2008.1。
75.“国债市场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中国货币市场》2008.1。
76.“谨防宽松货币政策催生下一个泡沫”,《中国外汇》2007.10。
77.“2007年下半年债券市场投资策略”,《金融时报》2007.7.7。
78.“近期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与对策”,《中国货币市场》2007.3。
79.“政府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7.1。
80.“公共债务管理与债券市场发展战略探讨”,《中国货币市场》 2004.12。
81.“美国国债购回相关问题研究”,《中国货币市场》2004.9。
82.“英国债务管理与债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证券市场导报》 2004.8该文入选国家行政学院《改革∙发展∙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文献,并获优秀学术成果奖。
83.“欧盟国家政府债券购回操作概览”,《中国货币市场》 2004.5。 (注:上述四篇文章曾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等多家经济类网站转载)
84.“欧盟国家政府债券转换操作概览”,《国债与金融》 2004.1,该文入选《2004年中国国债国债市场年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85.“欧洲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趋势与经验借鉴”,《国债与金融》 2003.4。
86.“金融危机管理: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 英文硕士论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2003.9。
87.“试论中国利用外资的战略调整”,《改革与理论》 1997.8。
88.“我国利用外资战略调整的目标与途径”,《财经问题研究》 1997.8。
89.“合理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纵横》1996.7。
90.“韩国海外投资的系列化支持制度”,《沿海经济》1996.7。
91.“日本经济起飞时期反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及思考”,《东北亚论坛》1996.3,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92.“1995年国际金融回顾与展望”,《财金贸易 》 1996.1。
93.“试论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与信用研究》 1996.4。
94.“我国投资基金发展的难点与对策”,《经济与法》 1996.4。
95.“略论大陆与香港的金融衔接”,《财经问题研究》 1996.8。
96.“新加坡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对策初探”,《北方经贸》1996.3。
97.“论国外住房合作社”,《经济纵横》1995.6。
98.“日本综合商社的经营战略初探”,《上海企业》1995.1。
99.“日本金融改革之启示”,《金融队伍建设》1994.6。
英文文章:
100.Financial Crisis Management—Coordination of Macro Economic Policies—Dissertation at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03.
101.What Drive China’s House Price—Marriage or Money”, China &World Economy / 19–36, Vol. 20, No. 4, 201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