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国家开发银行金融研发中心高级评审经理助理(正处级)
拥有中国证监会颁发的“证券投资咨询”和“证券代理发行”两项证券从业资格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形势研究、投资与金融研究、产业政策研究
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
2002.09—2005.12 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专业)
2000.07—2003.04 法学硕士(北京大学经济法专业)
1988.08—1991.07 经济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专业)
1984.09—1988.07 经济学学士(厦门大学)
主要学术成果
1995年课题成果“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关系研究”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参与写作的著作:
1.杨坚白主编《中国国民收入实证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作者之一);
2.陈俊生主编,《中国改革政策大典》红旗出版社,1993年(作者和分科主编之一);
3.桂世镛主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行动纲领》,红旗出版社,1993年(作者之一);
4.魏礼群主编《市场经济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作者之一);
5.姚振炎主编《中国投资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作者之一)
6.郑新立主编《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993—1994》,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年(作者之一);
7.柳随年、厉以宁主编《现代公司运作全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作者与编委之一);
8.马洪、孙尚清主编《经济白皮书:1994—1995》,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作者之一);
9.中国人民银行人事司主编《全国金融系统金融经济专业职称考试指导用书》,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作者之一)
10.《中国金融年鉴》(1996年)、《中国经济年鉴》(1996年)“国家开发银行部分”报告。
11.《中国金融年鉴》(1997年)、《中国经济年鉴》(1997年)“国家开发银行部分”报告。
12.《中国金融年鉴》(1998年)、《中国经济年鉴》(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部分”报告。
(二)发表的金融、投资方面等方面的分析报告
(1)“重新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兼论我国当前宏观调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时代》1989.1。
(2)“论我国信贷失控的原因和对策”,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时代》1989.4。
(3)“试析投资膨胀的结构症结”,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时代》1990.1。
(4)“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对第一季度投资领域若干突出变化的分析”,国家计委《研究与建议》1992.15。(48)
(5)“河北部分地区‘经济沟’开发情况的调查及若干建议”,《河北经济研究》1992.7。
(6)“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宏观调控模式及其借鉴”,《北方管理学刊》1993.1。
(7)“控制规模,调整结构”,《经济与信息》1993.6。
(8)“对一些省市当前经济形势的调查”,《宏观经济管理》1993.11。
(9)“对当前通货膨胀问题的估价及宏观政策选择”,《财贸经济》1993.9。
(10)“当前投资运行与走势分析”,《经济参考报》1993.6.27
(11)“外贸出口的矛盾与前景”,《经济学消息报》1993.52。
(1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个基本范畴的认识”,《求知》1994.1。
(13)“1993年物价形势回顾及1994年物价走势分析”,国家计委《研究与建议》1994.6。
(14)“外贸出口形势回顾与前瞻:困境、障碍与选择”,《经济研究参考》1994.24。
(15)“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宏观调控问题研究”,1994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
(16)“1994年就业形势分析与1995年展望”,《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95.24。
(17)“工业化、市场化、货币化进程与宏观调控取向选择”,《经济研究参考》1995.12。
(18)“轻工、纺织、邮电、电力四产业发展迅速”,《中外信息周刊》1995.26。
(19)“机电、汽车、石化等新经济生长点环境不良”,《中外信息周刊》1995.28。
(20)“借鉴成功经验,打破扭曲僵局”,《中外信息周刊》1995.30。
(21)“发展中国支柱产业的思路:理顺供求关系”,《中国市场经济报》1995.7.1。
(22)“制定切实有力的结构政策,促进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经济研究参考》1995.97。
(23)“完善专项建设基金制,促进国家重点建设”,国家开发银行《投融资理论与实务》1996.2。
(24)“货币供给形势的回顾与展望”,《经济与管理研究》1993.3。
(25)“对当前我国投资形势的分析与判断”,《计划经济研究》1993.4。
(26)“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放慢一般产业的投资速度”,《投资与建设》1993.6。
(27)“沿海地区投融资领域的现状、矛盾与出路”,《调研世界》1993.6。
(28)“当前资金紧张矛盾的症结与对策”,《中华工商时报》93.10.26;
(29)“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国民经济发展”,《解放军报》1993.12.20。
(30)“1994年中国投资总体态势展望”,《中国证券期货》1994.3。
(31)“总量与结构政策并重,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国家计委《研究与建议》1994.26。
(32)“今年的投资形势究竟如何”,《经济与信息》1994.4。
(33)“1993—1994年中国投资政策评估与取向”,国家计委《研究与建议》1994.18。
(34)“把企业塑造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当代财经》1994.3。
(35)“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宏观调控研究”(与曹远征等人合作),《管理世界》,1996.1。
(36)《应尽快建立我行贷款综合利率信息系统》,开行《领导阅参》1996.8。
(37)“投融资体制改革从何突破”,《经济学消息报》1996.10。
(38)《开发银行经营机制研讨会述要》,国家开发银行《领导阅参》1997.1。
(39)“改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中国金融》1998.9。
(40)《新条件下国家开发银行几个基本发展问题的研究》,开行《领导阅参》1998.3。
(41)“中国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发展与融资多元化”,ADIBA1998年年会开发银行研究报告。
(42)“中国“九五”计划与香港对内地投资”,1998年与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合作研究报告。
(43)“信贷大扩张解析及其政策取向探讨”,《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4。
(44)“国外政策性开发银行立法经验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财经法律评论》,2005.1。
(45)“政策性开发银行的经济学分析”,《生产力研究》2005.8。
(46)“市场定位:农商行的选择题”,《中国信合》2006年9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