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SBF论坛:人民币国际化
2015年3月17日下午三点半,徐奇渊博士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讲座在博学楼918顺利举行。金融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积极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讲座开始前,金融学院院长吴卫星教授对徐奇渊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进行了介绍:徐博士现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长期以来从事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工作,至今已在国内外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和出版了多本学术专著。
讲座开始,徐博士首先结合交易网络和分工网络的互动关系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进行了更为准确的解读。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徐博士针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源起和必要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分别从中国香港、日本、法国和美国的角度讲述了各方政府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态度和行动。第二部分,徐博士按照时间脉络介绍了人民币从经常项目到资本项目的开放历程和开放思路。再之,徐博士提出了普遍存在的两个误区,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并不一定会降低汇率风险,也未必能带来铸币税;并解释了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计价的区别。第三部分,徐博士以中国与韩国、俄罗斯的货币互换为实例,生动地讲述了中国进行货币互换并非为满足外汇市场流动性的需求,而更多是为实体经济需求而服务。第四部分,徐博士依据其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介绍了目前各方在改革问题上存在的争议,提出学术机构和商业银行支持由内而外的金融改革顺序,而政府和证券基金机构倾向于无顺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