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Loyalty, Cooperation, and Perks: Insider Trading in a Harmonious Society
2020年4月30日,华人博彩策略论坛 金融学院SBF论坛2020年第5讲成功举办。纽约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Tobin商学院经济金融系副教授朱筠在线上作了题为“Loyalty, Cooperation, and Perks: Insider Trading in a Harmonious Society”的学术报告,向大家展示他与其余三位学者在内部交易与政治关联相关领域的研究,着重探究了以中国为代表的和谐社会中政治关系网络与企业内部交易的关系。
朱筠教授首先结合外文文献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并通过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引申出和谐社会下内部交易与政治关联研究的必要性。西方国家已有研究表明,第一,政治关联通过降低诉讼风险来鼓励内部交易;第二,一旦内部交易发生,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不容易受到证监会的监管或者仅承担较小力度的惩罚。与西方国家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在儒学思维的影响下建立起“忠诚、含蓄、互惠、合作”的和谐社会,含蓄的人际关系使得中国政治体系中干部遴选及考核制度与西方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导致西方关于内部交易与政治关联的研究结果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和谐社会。
为填补和谐社会下内部交易与政治关联研究领域的空白,朱筠教授及其合作者围绕两个主要问题展开研究并进行延伸扩展:第一,和谐社会下政治关联是通过提供法律保护增强内部交易(Legal Protection Theory),还是企业基于政治关联的一系列考虑会避免内部交易的发生(Political Patronage Theory);第二,当企业利用内部信息进行交易时,政治关系网络带来的信息优势是否会显著产生更高的交易收益。
朱筠教授分别从中国政治精英数据库(CPED)、同花顺(iFind)、国泰安(CSMAR)、万得(Wind)以及《中国检察年鉴》等信息源获取4057位政府官员背景、2007年至2017年间2637家上市公司信息与董事长背景以及74988条内部交易信息,以政府官员与董事长之间的教育关联(Education Link)和工作关联(Work Link)这两个指标度量政治关联(Political Connection),同时综合内部交易者和内部交易数额等信息量化内部交易(Insider Trading)。在分别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朱筠教授通过一系列回归模型细致探讨了研究的两大问题,并对涉及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教育、工作还是综合考虑两者,政治关联都会显著减少内部交易数量与金额;这种显著性在国有企业、企业处于财务困境、企业违反法律法规、政治关联建立时间超过5年、政治关联建立在监管部门、与企业建立关联的官员出现政治腐败等情形下得到加强,而地区的高度市场化以及政治参与者的多元化会导致政治关联对内部交易的负向影响不显著。第二,当内部交易发生时,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在买入股票时将获得更高的交易收益,而在卖出股票时这种关系并不显著;政治关联与内部交易收益的正向关系在中央企业、政治关联建立时间超过5年、政治关联建立在监管部门、政治关联级别较高等情形下同样得到加强。
朱筠教授表示,作为第一个提供中国内部交易与政治关联的研究,他们针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结果与已有西方文献相反,这种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的,他们的研究为西方人理解东方人文化和审美差异提供了更多的见解。
此次讲座由金融学院施一宁老师主持,金融学院屈源育、李志冰等老师参加了讲座,并与朱筠老师就研究中涉及的内部交易信息流、公诉与集体诉讼、内生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