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华人博彩论坛 - 学生园地 - 通知信息

通知信息

【活动通知】关于举办首届“凌盛蓝天白云杯”高校节能环保绿色校园大学生演讲大赛我校初赛及大赛LOGO等

【活动通知】关于举办首届“凌盛蓝天白云杯”高校节能环保绿色校园大学生演讲大赛我校初赛及大赛LOGO等

关于举办首届“凌盛蓝天白云杯”高校节能环保绿色校园大学生演讲大赛我校初赛及大赛LOGO等征集的通知

 

金融学院各位同学: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引导大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参与环保事业,提升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大学生积极投身环保建设的热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北京凌盛爱心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首届“凌盛蓝天白云杯”百所高校节能环保绿色校园大学生演讲大赛,现将我校校内初赛及大赛logo、主题曲征集等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首届“凌盛蓝天白云杯”首都校园节能环保演讲大赛的主题为“助力2022,蓝天白云从我做起”。

 

二、大赛时间

 

1. 大赛全程比赛时间:2015年5月18日-2015年9月

2. 校内初赛报名时间:2015年5月18日-5月23日中午12:00

3. 校内初赛比赛时间:2015年5月25日18:30-20:30

 

三、参赛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含研究生、留学生)


四、比赛形式

三人组合式同台轮流演讲(留学生参与团队可获得额外加分)

 

五、参赛要求:

1. 演讲内容不违反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2. 演讲内容紧扣比赛主题,健康,积极向上,反映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3. 文体不限,所有作品必须与大赛主题和内容相符,脱稿演讲。“助力2022,蓝天白云从我做起”,着眼首都蓝天白云,关注身边环保小事。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活方式,多方面多角度表现个人对环境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关切、反思与践行,最终引导大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参与环保事业,提升环保意识,积极投身环保建设。


4. 参赛团队的校内初赛成绩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8分钟团队轮流演讲(可结合视频、ppt展示等各种表现形式,鼓励创新创意),评委根据团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分;第二部分评委根据团队中各选手的个人表现进行评分,取三人平均分为团队成绩。超过规定时间,评委予以适当扣分。

 

六、竞赛流程:


本次大赛共分为初赛、复赛、总决赛三个阶段,并评出各个奖项。

 

初赛:华人博彩策略论坛 初赛时间为2015年5月25日,初赛后将选出优秀代表组成3人团队,代表我校参加全市复赛。


复赛:我校作为本次大赛四大承办高校之一,将在2015年 6月5-6日在我校举办演讲大赛复赛,复赛中获胜的团队将与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邀请赛团队共同参加暑期训练营。

 

总决赛:暑期训练营中表现突出的7个团队参加总决赛,2015年9月下旬举办演讲大赛总决赛,由演讲大赛专业评委小组进行评选,评选出各类奖项并颁发证书。

 

七、报名方式

请各参赛团队于5月23日(周六)中午12:00前将团队申报表、演讲稿(初稿)发送到指定邮箱[email protected]。 

 

八、奖项设置:

 

1. 华人博彩策略论坛 校内初赛奖项设置:

我校初赛设立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一等奖团队奖金2000元,二等奖团队奖金1200元,三等奖团队奖金800元。同时按各学院规定获得校级比赛综合加分。


2. 复赛奖项设置: 

(1)所有参加复赛的演讲团队可获500元节能环保激励基金。

(2)组织分赛区复赛的学校颁发“特别贡献奖”奖杯。

 

3. 总决赛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总决赛将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并在北京电视台播放,总决赛设立蓝天白云奖一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优胜奖三名并颁发“蓝天白云杯”和证书。按照“绿色校园从我做起”的基本原则,每个参赛团队均可获得金额不等的激励基金,激励基金用于京津冀蓝天白云公益实践活动。

(1)蓝天白云奖奖励3万元,一等奖奖励2万元,二等奖奖励1万元,三等奖奖励8千元,优胜奖奖励5千元,并有资格参加“蓝天白云”公益巡讲团活动。

(2)进入总决赛的14强团队颁发大赛“14强证书”,并有机会参加“蓝天白云”暑期夏令营活动。

(3)进入总决赛的14个团队的队员获“环保大使”称号。

(4)进入总决赛的14个团队所在学校获“最佳组织奖”并可获得2000元节能环保激励基金。

 

九、大赛logo、主题曲等征集须知

本次大赛面向所有参赛高校学生征集大赛logo、摄影摄像团队、宣传口号、主题曲等,具体征集事项请见附件2。

请同学们积极参加比赛。预祝同学们在本次演讲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共青团华人博彩策略论坛 委员会

 2015年5月18日

 

 

附件1

 

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