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学生走进乡镇、企业、红色教育基地,在“三千大课堂”的社会实践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真学真看真听中感悟思想伟力、深化人民情感、强化责任担当,我校今年寒假社会实践将结合上级工作要求和学校工作实际,围绕“强国有我行中华 青春有为报祖国”的主题开展。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实践主题
强国有我行中华 青春有为报祖国
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实践教育性。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持续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解能力,增进家国情怀,强化“四个自信”,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
2.坚持社会实践实效性。社会实践活动务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摆拍走秀”,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引导青年学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
3.坚持社会实践安全性。所有参与实践的学生均需按照安全第一、自主自愿的原则,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团队规模,组队开展社会实践。
参与对象
社会实践面向全体在校生,支持和鼓励专职教师、党政干部、专职团干部、辅导员等带队指导参与实践。
组织形式
团队实践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建议成员为 5-10 人为宜,原则上不支持单人开展实践。团队中各位队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交流、研讨等方式确定实践方案并进行立项申请,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各队员根据实践方案开展实践,可跨地区开展线下实践,实践结束后分工协作完成结项材料。
时间安排
1.2023 年 12 月 23 日—2023 年 12 月 29 日,网上申报。
2.2023 年 12 月 30 日—2024 年 1 月 14 日,审核材料,公布立项团队名单。
3.2024 年 1 月 15 日—2024 年 2 月 20 日,实践团队开展实践活动,各级团组织及时联系和指导团队开展活动,确保实践团队安全顺利进行实践。
4.2024 年 2 月 20 日,实践团队上报社会实践结项大纲。
5.2024 年 2 月 26 日,实践团队提交实践结项材料。
实践内容及要求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各分主题内容如下:
1.青志铸魂——传爱国精神,聚复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部署。
本主题鼓励同学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场所,深入感悟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并在此基础上以制作短视频、开展主题分享、创作创意红色产品、设计红色旅游线路、组织研究讨论等方式,充分开展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达家国情怀,同时对爱国主义宣传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实践团队提交一份不少于 5000 字的红色文化产业策划书。
2.青励基层——担社会责任,展青年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青年是民主政治发展、社会生活变迁中最活跃的因素,青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主题鼓励同学们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鼓励学生深入基层社区,通过走访、访谈等形式接触社会、了解民生。同学们可以通过“返家乡”“三下乡”“全国大学生实习服务平台”等相关平台积极申请政务实习岗位,投身城市街道社区、党政机关中,前往基层开展政务实践项目,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治理;或积极到社区报道,积极参与青少年辅导、老年人关怀、弱势群体援助、垃圾清理、绿化美化、公共设施维护等等志愿服务。通过调研实践总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形成格式规范的模拟政协提案。实践团队提交一份不少于 4000 字的实践报告,并根据实践调研情况,提交一篇 800 字左右的模拟政协提案。
3.青振乡村——聚青年才能,建美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寄语青年,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本主题鼓励同学们寻访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村改革试验区,围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展开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采访等方式,与当地农民、村民、乡镇干部等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与需求;重点研究当地的特色产业,总结其发展现状、市场前景和可持续发展方向。最后通过报告、展览、演讲、视频等形式,展示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成果,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实践团队提交一份不少于 5000 字的政策建议。
4.青企赋能——观经济大势,惠企业发展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就离不开各类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主题鼓励贸大青年走出校园,走进各类企业,观察体验企业与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发挥专业特长,利用所学知识技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税金融体制、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建言献计。实践结束后,实践团队提交一份不少于 5000 字的实习工作总结报告或经济社会问题政策建议。
5.青心公益——传温暖力量,促社会和谐
公益服务作为社会进步与和谐的推动力量,在《“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中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这体现了国家对公益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青年大学生,更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公益服务,以行动支持国家的发展战略,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主题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环保、助老、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为需要帮助的社区、老人儿童、弱势群体提供实际支持。同时利用媒体和社交平台,开展公益文化传播活动,通过发布公益宣传信息、讲述公益故事、组织公益活动等方式,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公益事业,促进社会的正能量传播。实践团队提交一份不少于5000 字的实践报告。
6.青助教育——扬家国情怀,育栋梁之材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本主题鼓励同学们组织或参与支教活动,走进乡村学校去关注留守儿童们的教育成长,推动教育公益;组织科普讲座,普及教育知识,提高群众的教育意识;撰写教育调研报告,探索当前教育模式的创新改革方向并提出改进建议;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和平台,推广优秀教育资源。实践团队提交一份不少于 5000 字的实践报告。
工作机制
同学们如在申报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直接咨询本院实践负责人,各学院实践负责人收集相关问题后可集中向校团委反映。
各个学院在实践期间中期、后期,共需提交两次学院实践进展报告,以便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实践情况,提前做好相应安排。
具体要求
1.参与实践学生通过成长惠园平台的贸大实践入口进入网站进行实践团队项目申报,登陆账号密码与二三课堂成长惠园相同。
2.学生在申报立项时要准确填写联系方式以及其他信息,学院、家长知情同意书在立项成功后以文件形式上传网站。(关于知情同意书在立项后会通知成功立项的实践团队)
3.各学院将开展社会实践行前安全教育,未参加安全教育的团队,禁止开展实践。
4.实践不得前往山区、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开展。
5.各实践团队要严格按照申报的时间、地点、方案开展实践活动,严禁私自变更,如确需调整时间、地点、方案,需由各学院上报校团委,经批准后方可调整。
6.为确保实践团队安全顺利进行实践,要求参与实践的学生在所申报的实践时间段内,每日通过成长惠园微网站打卡确认安全,并不少于 4 天在系统中提交 150-200 字的实践内容或实践感想,和两张展现实践过程的照片或微视频。各学院每日监督学生打卡并反馈打卡情况,从每日的感想照片中择优上报,由实践部筛选后以公众号推送形式制作《征途》系列报道。
7.在申报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直接咨询本院实践负责人,各学院实践负责人收集相关问题后可集中向校团委反映。
结尾
请参加寒假实践的同学务必入群,后续将会有重要通知在群内发布。
拉群负责人:
来自UIBE华人博彩论坛 分团委实践部
作者:马梓洋
责编:彭振达
编辑:范欣尧
推送:刘铭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