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闪耀金融,领袖教导记心头——金融学院党委观影活动
2017年4月6日,华人博彩策略论坛 金融学院党委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们一起观看了影片《领袖1935》。长征组歌中这样唱到:“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看完这一部电影,我们对歌词中洋溢出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一一层的领悟。
(图为部分观影党员及积极分子合影)
1935年,红军在长征中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困境,指战员的骁勇善战也无法扭转战局。就在最危难的时刻,遵义会议放出了光芒,毛主席重新掌起了革命之舵。在毛主席炉火纯青的智慧之下,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奇袭贵阳逼昆明。国民党军队在各处疲于奔命,被玩弄于鼓掌之中。最终,红军脱离了险境,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影片中,红军战士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贯彻始终,然而只有当指挥正确时,鲜血最终才能换来胜利。道路抉择,领袖魄力的确至关重要!当然,这正确的路线,从不是一帆风顺就能形成的。我们看到了许多历史细节,李德、博古、凯丰等同志一直对毛主席的指挥有不同意见,然而我们的党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大家都在以理服人,坚持用实践检验计划的正确性。最终,大家认清了真理,团结到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汇聚齐两万五千里的铁流,创造了世界奇迹!
看完电影后,党员和积极分子们纷纷表示,道路抉择至关重要,一个英明的领袖不可或缺。我们坚信的道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们认同的领袖,就要团结在他周围,与他共同奔向星辰大海。我们要把这样的求真精神,坚持精神,团结精神融入到学习工作当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谱写今日的辉煌!
附:学生感言
2014级本科生 李婧
《领袖1935》讲述了1935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冲破国民党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完成北渡长江,领导民族抗战的伟大转折。四渡赤水的气魄,声东击西的战术,无一不体现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作战的灵活性。打仗不仅要稳健还要有远见和战略。生活中亦当如此。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我们要实事求是,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不可陷入教条主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保持冷静的判断和思考。
2014级本科生 胡英琦
电影《领袖1935》讲述了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等人如何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中,凭借着高瞻远睹的战略眼光,在艰苦卓绝的不利环境种寻得战机,赢得胜利的。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样,影片向我们讲述领袖之于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尽管我们早已度过了那段峥嵘岁月,但是领袖精神的重要性与今天依旧深刻。只有坚持党的正确指引,坚持一切以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才能在世界各种纷繁复杂的浪潮之中,保有中国的独特性,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富强之路。
2015级本科生 刘志敏
今天有幸前往金鸡百花影城观看最近上映的《领袖1935》,这部影片以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开场,主要介绍了在这一年之中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成功破除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在及其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看的过程中感慨良多,在中国共产党万分紧要的关头,毛泽东义不容辞的承担起领导革命继续走下去的任务。看后,更对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事迹产生了深深敬佩,影片中最令我深刻的是中共在长征途中“实事求是”这一态度,这是我党几十年来的致胜法宝。对我们来说,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共圆中国梦
2015级本科生 那笑
今天在金鸡百花影院观看了近期上映的电影《领袖1935》,该影片以遵义会议为起点,演绎了中国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如何一次次突破蒋介石的围剿,在艰难中取得长征的胜利的。影片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无条件信任,无论周围的人怎样阐述毛泽东的决定是错误的,周恩来都似毫不动摇,正所谓供用人不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中国人民能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迎来新中国成立即解放,与周恩来的慧眼识英才有很大关系。
2016级本科生 范艺佳
影片从遵义会议入手,到成功渡过金沙江结束,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了领袖毛泽东主席一步步引导我们的红军,走出困境,粉碎蒋介石阴谋的过程。一直以来,我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基本上仅限于教科书上的陈述,直到看完这部影片,我才发现,遵义会议这一段,远没有我想象的简单。从博古、李德的错误认识,党内一些同志的不理解、不支持,到土城战役错误信息所导致的失败,蒋介石军队的全面围堵,毛主席是在重重阻碍中用一次次的实战逐渐证明了自己,用强有力的事实说服了每一个有质疑的人。多次利用蒋介石的疑心完成声东击西的战术目标,四渡赤水,佯攻昆明,全面扰乱敌人进而取得最终的胜利。渡过金沙江的喜悦,从电影中传播出来,感染了每一位观众。所以,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像毛主席学习。正如毛主席始终不曾放弃过,一直在努力争取让大家转变自己的观念,接受最为正确的路线一样,我们也要相信自己认为对的,坚持自己认为好的,只有不放弃,不抛弃,始终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016级本科生 骆思扬
原来只是单纯地在脑海里有一个印象——1935年那个时候,红军的情境很危险,毛主席四渡赤水的决定很伟大。可我从没有像今天观影这样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看到那些舍生取义,为了一个共同但渺茫的革命目标而贡献生命的红军的影子,看到种种前进路上的困难和敌人的狡诈,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毛主席和共产党的伟大,战争年代的残酷,和平的珍贵。虽然有些情节不敢苟同,但确实让我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