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华人博彩论坛 - 学生园地 - 学生动态

学生动态

心理 | 通识教育大讲堂之雷雳教授专场——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修炼要素


202111418:30,通识教育大讲堂之雷雳教授专场以线上直播的形式顺利举办。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网络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生导师雷雳教授带来了有关大学生心理成长修炼要素的精彩讲解。

讲座伊始,雷雳教授简要介绍了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他就大学生思维和心理活动的特点,自我心理调整的方法和三个核心话题——友谊,爱情,职业选择,这三方面进行了讲解。

谈及大学生思维活动,雷雳教授认为大学是青年人从黑白分明地看待问题转向成年人后形式思维的重要阶段,即拥有处理不确定,不一致,矛盾,不完美情况的思维。而这种思维的转变与提升,帮助人们接纳了人生中的不足,从而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自我理解与自我接纳的能力,更加稳固自我认同感。

谈及大学生情感需要,雷雳教授认为大学生们处于亲密对孤立的人生阶段。青年期逐渐拥有的如建立友谊,寻求伴侣的想法,其本质在于亲密关系的建立,以此获得爱、陪伴感和共享自我认同。

为了顺应大学生思维和情感的两方面特点,雷雳教授提出,大学生应当遵循青年人的社会时钟,即遵循社会标准下最佳年龄的时间表在合适时间做合适事,以此增强信心,融入社会,减少外界评论压力,使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随后,雷雳教授就友谊,爱情,职业选择三个核心话题,逐一从其特点和建立方法两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讲解。

关于友谊,他指出,成人友谊中信任,亲密和忠诚至关重要。由相识而形成友谊,需要二者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共享性),彼此提供快乐(社交性),互相欣赏鼓励支持(情感性)。

关于爱情,教授以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为例,指出完美的爱应具有亲密,承诺,激情三种要素。值得注意的是,亲密关系所具有的四大敌人——批评指责,轻蔑藐视,狡辩防御,矢口否认可能会造成爱情的流失。

关于职业选择,教授引用琳达·戈特弗雷德森的范围限定-妥协理论观点,指出职业选择应与自我概念相符合。适合自己,方为最佳

在讲座结束的提问环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讲座内容,积极发表自己对于相关话题的看法。教授使用软件词云功能提炼出共通观点并有代表性的进行了耐心的讲解。

整场讲座氛围轻松愉悦,教授通过引用网络热词,故事讲解等多种形式增进了同学们对于心理学概念和现象的理解与灵活应用,为同学们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对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有很大帮助。


来自金融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作者:任欣怡

摄影:王若妍

编辑:刘启洋

推送:刘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