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2013级金融学院金融学(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方向)专业,信息学院(双学位)信息管理及系统专业,已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攻读硕士位;
曾获国家奖学金、综合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生;弟子规奖学金;十佳志愿者(志愿时长 612h);
CFA Awareness Scholarship;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中国数学建模大赛北京市二等奖;
曾全额公费赴悉尼大学交流;参加中日韩商业挑战赛并为东京决赛代表选手 (OVAL);
全 A通过 CFA一级;
曾于华融证券宏观组,长江商学院投资研究中心,久银基金公司风控部及APEC组委会文件中心实习;
曾组织策划“gogogo,去游学”项目,获国家级创业分析计划一类项目;参加经纬杯创业大赛获校级优秀团队;
曾参加“志愿西部行”赴内蒙古支教,并为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千人夏令营志愿者;
曾任院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就业指导中心助理,学业指导中心助手、韬睿惠悦成长俱乐部主创之一。现任金融CFA方向班班长。
披肩长发,黄呢大衣,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吴双双远远走来,从容淡然而又气度优雅。
“认识你自己”
回顾自己的大一生活,吴双双迷茫有之,烦闷有之,然而在她眼里突破瓶颈最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
“大一总期望丰富多彩一点,认为学习好像并不那么重要,参加了很多社团、组织,看大家做什么我也做什么。那时候挺爱玩的,成绩也不是特别好,自己也不太开心。后来我就反思,要改变松散的状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吴双双认为,没有谁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自己能力强的地方。她觉得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同,专长所在不同,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做好是很值得佩服的事情。“你不能把成功标准化,然后强迫自己也去走同样的路。我在大一的时候也见过几篇十分耀眼的简历,很是佩服。但不必盲目崇拜,很多你们认为的智慧、牛气,只是比你们多了几年经历,多了几分老练而已。你们也终将长成这个样子,所以不必顾影自怜不必盲目,做好自己。”
她尤其强调面对选择时要正确评估自己,“一起保研的同学里,有的认真学习,有的专注学术;有的适合同时做很多事情,有的喜欢专心干一件事”。要发现自己的兴趣,不被大环境干预。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要改变,要规划。那如何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她说,“需要一个过渡。”
众志成城
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是进行“大学生涯中最长项目”的那一年还是在APEC文件中心的志愿经历,她感触最深的是团队协作的力量。
她回忆“gogogo,去游学”项目的组织策划,曾说“我觉得在这个团队很幸运。大家心很齐,每次开会人都到齐。大家肯为了项目付出,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用自己所长为整个团队拼尽全力。”可以说,良好的团队协作是他们的项目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巨大推力。
使她对团队协作重要性感触更深的是APEC志愿活动,也是这次活动让她体会到了志愿活动的魅力。“(APEC)文件中心压力最大,会议八点开始,我们要五点起床,从早忙到晚。上万份文件,不能出现一点差错,哪怕多捻了一页纸,都会出现很大的纰漏。贸大同学们一张纸一张纸的确认,这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其实很考验团队协作。”于个人来说,既然选择做一件事,就要认真做,将其做到最好。而在团队中,需要每一个认真的个人。“大家都非常敬业,本职工作做好,合作很好,把一件小事做到了极致。也是这次经历,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对国家的责任感”。在那样国际性的场合下,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责任,不仅仅是对自己、对学校、对团队的责任,更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这种责任让她砥砺前行,在大学四年中积累了六百余小时志愿时长。
“思维不设限”
副热带与信风交替控制下的悉尼,从海洋吹来湿润的季风,晴好的阳光洒在沙滩和棕榈,夕日颓时勾勒出遥相呼应的歌剧院,悉尼桥和悉尼塔的长长剪影,略显慵懒却散发着诱人的活力。
赴悉尼大学交流访学的吴双双印象最深的就是校园里自由的氛围,开放的环境。“我在学校里感受到与中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学习氛围轻松自在,讲师鼓励学生们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自己去发现。”相比于国内的课堂,悉尼大学的课堂活跃而开放,学生们见仁见智,毫不畏于抒发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活跃的思维与极强的行动力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可以亲身去企业中观察实践,实地调研,进行案例分析”,这种教学方式使她不是仅局限于课本已有的知识,个人的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已经保研至人大的她在问及是否有出国意向时她说,“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国外学习的话,我也很希望能参与”。就像实习时曾对游戏、电影进行研究一样,吴双双总是乐于尝试全新的事物。
腹有诗书
平日里,读书和电影是她不可少的娱乐。当我们问及她对阅读观影有何推荐时,她如数家珍。她建议学弟学妹们多去图书馆,多看有价值的电影。书读多了,电影看多了,其中的道理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自己的观点中。多读一些名著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使自己考虑问题更全面,更有深度。“可能贸大稍稍缺乏一些文化氛围,大家忙着刷绩点,参加各种活动,想全方位提高自己却常常忽视了阅读。长期的阅读有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她经常看书,对书的选择自有一番心得。她偏爱《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等历史书籍,“历史总能教给人许多道理”。再有就是小说,《飘》、《战争与和平》这类大部头的书会让人切实感受到名著的魅力,某行某句在不经意间就会点醒自己,“这是网络文学和碎片化阅读不能带给我们的”。
“平常去的最多的就是图书馆。”她笑着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有位佳人,枕籍一方。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大学四年,光阴荏苒,如果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去探索自己,不去体验新事物,那才是最大的遗憾。把握光阴,无论外物,认清本心,这是吴双双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