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萌
2015级华人博彩策略论坛 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
收获哥伦比亚大学商业分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运筹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健康数据分析、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统计、杜克大学生物统计和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统计等硕士项目offer
曾获鸿儒奖学金、综合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
曾担任金融学院院刊《金融方舟》编辑部编辑、金融学院学业指导中心公开辅导部部长
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中国高校SAS大赛决赛三等奖
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检测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和“基于‘Bi-LSTM-CRF+Bi-MM’的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研究项目助理、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煤炭价格分析与预测的统计方法”研究项目助理
曾于德勤公司、锐思数据技术公司实习
一袭黑裙,落落大方。阳光下,田雨萌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清亮而流畅的话语,娓娓道来的是她满载热忱的大学生活,更是她一次次迎接挑战后拥抱成功的充实经历……
实力做桨,驶至彼岸
与大多数同学相异,大一入学伊始,田雨萌就着眼于未来的规划。这个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年的女孩告诉我们:“因为很可能之后这两年是最后的课堂生涯了,我很想换个环境,去体验一下国外不同的教育模式和专业资源。”一路走来,她获得了高绩点和高排名,不仅努力拿下托福和GRE,还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名企的实习机会和名校的科研机会,最终成功拿到国外多个知名大学的offer。这些光环的背后是她条理清晰的规划以及持之以恒的实践。
在日渐加深地学习学校的课业中,田雨萌的能力逐步增长。她悉心分析所申报学校的特点,了解相关经历的同学,对比提高自我。同时她也找到了兴趣所在。田雨萌谈道:“你不能光顾着GPA多高,还得去主动选修与申请方向相关的课程。”在必修的专业课外,她用心研读与大数据有关的金融课程,比如金融数据处理技术等。进一步地,确定了她想申报的方向。
而必需的一系列考试更是少不了耗费精力。她谈到对于托福和GRE一定要选择整块的时间来准备,比如暑假或者寒假。平时课业本就繁重,经常会被碎片化的复习迷惑,造成长期复习的假象,最后课程和考试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除此之外,她还谈到不同考试应该使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法。比如托福大多靠英语实际能力,而GRE考试的准备则很需要分析清题型,做好题量的积累。这些是她的经验,也是她暖心倾囊的建议。
勇往直前,知之乐之
对于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枯燥乏味的科研,田雨萌却有着浓厚的兴趣。“科研是我课内所学之外将知识应用得最深入、最实在的部分,科研期间每天都在汲取新的技知识。”她在大三下学期同时找到了两份科研,一份是中国人民大学有关商业分析的科研项目,另一份则是北京大学生物统计方面的科研。在北大的项目中,她尝试用大数据的图像识别辅助诊断疾病,把计算机和经济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医疗领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曾经我也有一个当医生的梦想,这个科研让我运用自己的专业,以特殊的方式实现了这个梦想。”她直言,当她通过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医学领域贡献了一份力量,科研所带来的价值感来得特别直接,成就感亦是无与伦比的。
能够找到如此钟意的科研项目,也得益于田雨萌锲而不舍的争取。当北大教授因忙碌而无暇及时回复她的申请邮件时,她决定前往北京大学,在教授讲座的茶歇时间与他交谈,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到了宝贵的科研机会。
然而,取得科研机会的同时也意味着面对重重困难。田雨萌回忆道,这份科研每周都有小组会议和大组会议,科研期间自己几乎每周都要往北大跑三到四趟。不仅如此,由于是新进组的成员,她还要额外补上之前的研究进度,在晦涩难懂的书中反复钻研,对于困惑只能硬着头皮逐一请教学长学姐,而最为苦恼的莫过于接触的资料全部都是英文文献。但是,尽管科研之路布满荆棘,田雨萌还是凭借专注力将难关逐一攻克。
“不遇到困难怎么进步呢?”说起自己带奋斗历程,她反而面带微笑,以轻松的态度回味曾经付出的汗水。“我就放弃一些娱乐时间,告诉自己,今晚这四个小时就跟它斗争到底,就算我看不明白全部,难道还看不明白百分之十吗?”
两段科研经历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收获。她说,做科研时要给自己进步的空间和时间,勇敢地迈出自己的舒适区,才能完成必要的自我提升。
学以致用,收益良多
在实践方面,图质量不图数量是田雨萌一直秉持的观念,她认为,一份好的实习远比多份低质的实习含金量更高。看似简洁的实习经历,却让她对专业形成了更深刻的理解,取得了课堂之外的学习成果。只有切实运用学习的理论,才能让它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田雨萌与我们详细谈及了锐思的实习。对一个实习生来讲,在一个专业做数据分析的岗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她每天都与无尽的编程为伴,也难免抱怨,但在内心深处却感到受益匪浅。一开始,田雨萌的R语言使用得并不是很完美,但这又是这项工作必需的技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一次次的运行中,她慢慢掌握了方法,这不仅能让之后的工作比较轻松,更是一次相比较课堂上更直观的学习。
实习期间,田雨萌从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每当遇到新的任务和工作,她总会踊跃自荐,积极负责。“每个人都要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如果害怕出错而永远畏缩不前,就不可能会进步。犯错误不丢人,因为不敢尝试而一直犯错才丢人。”通过一次次经验的积累,她已然迈向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干练、更加具有责任感的自我,两份充实的实习经历,也为她之后的道路打上了坚实地基。
砥砺耕耘,拥抱生活
强大的专注力,田雨萌不仅运用在科研方面,也同样运用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我上课不会走神,因为专时专用,心里才会踏实。”她表示,上课不过是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如果用于分心,不专注反而会感到心累。而对于上课时老师传授的知识,田雨萌一向十分重视,“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强调的重点,课下才能有的放矢地复习。”就很多同学倾向于课下自学的现象,她阐述了自己的看法,“那么厚的教材,如果缺乏引导,逐字逐句地自学,容易分不清主次,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她强调,上课时要立马进入课堂的状态,紧跟老师的思路,这样即便课下花不多的时间,也能学到足够的知识。
在学习之外,田雨萌更有饱满充实的课余生活。“体育运动可以让人很阳光,很开朗。”她爱好花样滑冰、登山、打乒乓等多种体育活动,她在大一、大二都加入了院乒乓球队,甚至还会约上朋友们一起去看诸如中网等体育比赛。此外,她每年至少都要远游一次,周末或小长假更是怀柔、密云各山坡上的常客。在这些经历里,她放松自我,开阔视野,体验书本里所不能感受的身临其境。而这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区别于专注学术的、温柔外表下内心灵动的她。同样,除体育活动外,与好朋友的交谈也可以让她能让她释放自我,卸下压力。这些陪伴是茶余饭后的闲聊或是心情压抑时的开解鼓励,都可以让她在学业的重担下更轻松、更洒脱。
大二时,田雨萌加入《金融方舟》,她谈到在这里的经历是受益匪浅而有趣难忘的。成员们除了工作上的合作,更是彼此生活和学习上的伙伴。田雨萌可以和与她志同道合的人思维碰撞,头脑风暴,讨论金融热点,听取学长学姐经验,独立思考能力更进一步。这是学生组织带给她的意义,更是她认真做好工作的动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凭借非凡的专注力和令人信服的实力,田雨萌在大学生涯中劈波斩浪,奋勇直前,不负辛勤。那些曾经羁绊她的挫折淬炼出了她自信的力量,也化作她继续前行的底气和动力。她为大学四年的学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未来勾勒出一个绚丽的起点。愿她在之后的道路上亦能步履坚定,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来自金融学院学生会新闻部
责编:辛婉宁
供稿:蒋玥辰 何欣妍
供图:田雨萌
编辑:刘姝辰
推送:马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