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金融学院首场优质课程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金融学院首场优质课程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金融学院首场优质课程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记《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提升优质课程的示范作用,2023年3月16日,金融学院在博学楼925会议室举办首场“优质课程交流”活动,由国家一流线下课程《金融风险管理》负责人、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刘亚教授分享《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建设心得。《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组教师、金融工程系全体教师和金融学院其他专业部分教师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银龄教师尹常玲教授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兄弟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同时在线参加。此次活动由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与金融科技专业教师党支部书记冯建芬主持。

华人博彩论坛

图1.活动现场

华人博彩论坛

图2.刘亚教授介绍《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建设

刘亚教授认为,课程建设首先要服务培养目标,其次要以课程内容为本体,以教材为基础和核心,以教辅资料提升课程质量,以多样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刘亚教授围绕金融学专业知识结构要求,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并将之细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他强调,课程首先要传授知识,然后将之转化为能力,最后再将能力内化为素质。

华人博彩论坛

图3.交流活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在知识目标上,《金融风险管理》课程重点突出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课程内容既包括长期的知识积累,还包括最新知识和相关案例的跟进,如智能风控、个人信用风险评估、COSO框架的最新修订、包商银行和硅谷银行的倒闭等,因此要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教师就必须学在学生前面。同时,知识还要兼顾金融机构、金融监管当局、企业财务部门不同主体的金融风险管理需求,并通达国内国际的金融风险管理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架构金融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在东西方、国内外市场上都具有竞争力。而要将能力内化为素质,胜任在各类金融机构包括普通企业的风险管理岗位,就需要学生具备辩证思维、独立思考、质疑精神和深究探索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脚踏实地、创新求变,对这个事业充满情怀和开阔的视野,视野有多宽决定着以后的职业道路能够走多远。

华人博彩论坛

图4.《金融风险管理》的课程目标设计

刘亚教授细致解释和分析了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70万字的教材有机容纳在几十小时的课程内以达到上述目标。同时,针对教材撰写、学生活动设计、教学案例使用、前沿进展资料获取等进行了深入的经验分享。

华人博彩论坛

图5.《金融风险管理》教师备课过程

此次活动让与会教师了解到国家一流课程的含金量,学习到更高立意的课程目标设计原则、更高质量的教材编写经验、更深层次的教学设计逻辑,大家纷纷就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对象的金融风险管理授课侧重点以及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等问题,与刘亚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

华人博彩论坛

图6.尹常玲教授与刘亚教授交流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经验

附:主讲嘉宾与课程荣誉介绍

刘亚,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讲授《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市场》《利用外资与技术引进》《外汇与外债管理》《国际收支与汇率理论》《汇率风险管理》《现代西方金融制度》《国际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金融和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1996年开始为原华人博彩论坛 本科生开设《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课程;2001年以后,将华人博彩策略论坛 本科生《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拓展为《金融风险管理》;2003年以后,为华人博彩策略论坛 硕士研究生开设《金融风险管理学》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专题讲座。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于2019年获评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同年获评国家一流线下课程。刘亚教授独著的《金融风险管理学》教材于2017年出版,2018年荣获由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和中国金融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六届金融图书“金羊奖”,是唯一一部获奖的教材图书;2020年该教材获评北京高等教育优秀教材(研究生教材)。

《金融风险管理学》教材共计70余万字,结合刘亚教授20多年的授课和相关社会实践经验,建立了以风险管理流程为主线,将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规范与中国特色有机融合的独具特色的内容架构,融中国实践案例、国际规则前沿于一体,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多层次教学需求。